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张掖市工商联(总商会)关于小型微型企业“保生存谋发展”调研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张掖市工商业联合会(张掖总商会)来源:发布时间:2012-05-04人气:289

张掖市工商业联合会(张掖总商会)     尹繁荣

 

按照全联、省联的通知要求,我会于3月中旬开始,集中人力和时间,市县区工商联联动,通过走访市县区相关部门,深入小型微型企业开展调查了解、走访座谈等方式,对我市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现状

小微企业作为非公经济领域的重要部分,作为经济社会中最基层、最活跃的特殊群体, 在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非常直接明显的成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调查显示,按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目前我市非公企业中90%以上属于小型微型企业。涉及行业多,分布范围广。止2011年底,全市实有私营企业3879户,比上年底增长10.23%,实有注册资金72.55亿元,比上年28.01%。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3536户,占92%。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36900户,比上年底增长11.08%,实有注册资金9.5亿无,比上年底43.05%。从产业分布情况看,全市第一产业中内资企业84户,占内资企业总数的5.51%;私营企业373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10%;个体工商户85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0.23%;第二产业中内资企业242户,占内资企业总数的15.88%;私营企业865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2%;个体工商户3064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8.3%;第三产业中内资企业1198户,占内资企业总数的78.61%;私营企业2641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68%;个体工商户33751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91.47%。统计数据表明,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绝大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以个体工商户最为突出。

二、我市鼓励支持和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我市充分抓住贯彻落实国务院“36条”、“新36条”、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有利时机,结合本地实际,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就业为先、定向扶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原则,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发展小型和微型企业帮扶体系。目前,发展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政策框架已经形成,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齐抓共促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一是政策扶持体系。高台等县区成立了分管经济的主要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的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的领导格局。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加强协调配合,把大力发展、扶持小型和微型企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重点工作和创新亮点工作的主攻点,组织、工商、财政、税务、人社、银行等部门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情况定期进行沟通研究。在财政补助方式、创业培训、银行贷款、注册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在政策上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保稳定、促发展给于扶持。2008年12月,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中小企业局《关于加快张掖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甘州区出台了《甘州区全民创业活动扶持办法(试行)》,山丹县制定了《关于政府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全民创业纲要(2011-2012年)》。2011年10月,高台县出台了《大力促进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在政策上给予小型和微型企业支持。目前,市县区已建立完善了小型和微型企业申请、创业培训、资金评审、注册登记、政策兑现、后续帮扶和工作监管等一套较为完整的操作规程,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的正确轨道。

二是资金扶助体系。在发展小型和微型企业资金扶助方面,全市按照“以创业促就业”的方针,采取“财政补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等资金帮扶模式扶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针对处于创业初期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经营规模小、融资需求小的特点,制定“创业一站通”等一系列政策,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资金融资问题。仅高台县2011年财政共补贴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资金476万元,金融机构为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发放贷款3500多万元,为全县妇女发放小额担保创业贷款1.3亿元。山丹县争取小额贷款400万元,为224名再就业人员提供了帮助。山丹县浙江商会充分发挥其服务会员,凝聚乡情,联络两地的优势,两年时间吸引民间资金1800余万元。

三是孵化平台体系。为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创办小型微型企业,2008年4月,市劳动局出下发了全民创业促就业“五个一批”活动实施细则通知,坚持“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征集一批创业项目、建设一批创业基地、展示一批创业成果和宣传一批创业典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批”。各县区都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工业园区结构、精心培育创业孵化园,建设能人创业长廊、创业促就业一条街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创业优惠提供场所。通过提供场地、资金、技术、信息、营销、管理咨询等方式,对大中专毕业生、各类青年人才等立志创业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近年来,高台县13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创办起20多家较大经营规模的,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小型和微型企业。针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疲软的状况,一些企业家审时度势,多业并举,转型发展,投资餐饮、养殖等产业。高台县国华钢结构公司面对产品卖难、价格下降的实际,投资800万元开发农业示范园一个,成功进行了企业的转型升级。高台奇正公司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抢抓机遇,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与县委宣传部共同创作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悲壮历程《铁流西渡》系列连环画,目前已制定了完善的创作出版工作方案,完成了脚本创作和现场采风等工作,第一期创作的10部,可望2012年底出版发行。各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保稳定,促发展拓展了一条成功之路。

四是创业培训体系。为保稳定,促发展,提升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质量,培养和提高创业者的企业管理能力。近年来,市人社局、工商联等相关单位先后举办各类小型和微型企业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案例讲解、课堂讨论、学教互动等形式不为提升小型和微型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市县区工商联会同本级工信、人社局等部门,推荐非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清华、浙大等大专院校深造学习,并把学习培训作为常态化模式,为非公企业家提高素质,不断做强做大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是服务指导体系。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现场指导会、项目对接会、人才招聘会等形式,集中宣传国家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激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小型和微型企业做强做精。为此,市县区工商联会同人社局等单位多次举办“创业与发展”为主题的讲座会、研讨会、报告会等;坚持每年开展招聘周活动,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服务。全市工商系统还成立了小型和微型企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从市县区工商局机关单位抽调近200名指导员,指导帮扶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并在工商综合服务大厅开通小型和微型企业注册登记等工作“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创业者在最优服务、最便捷通道、最短时间内办完所有手续。

三、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服务职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个别职能部门缺乏为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信息支持、项目报批、融资金、解决难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服务方式及手段过于单一,服务就是检查,管理就是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工作思想和方法跟不上形势需要。在激励机制上,配套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各部门的优惠政策及措施不能有效整合,还未真正发挥作用。国家实施“大部委制改革”后,中小企业局规并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后,专门管理中小企业的机构职能弱化。尽管中央、省上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在执行中由于体制改革造成的职能弱化,致使优惠政策不能用足用活,打了折扣,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尤其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城市,绝大多数城市小微企业占据企业总数的重要部分,而且涉农企业居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及时落到实处,严重影响和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用工等问题困扰小微型企业发展

1、用工难是摆在小微企业面前的突出困难。一是高级技术工人、熟练工奇缺。小微企业自己培养一名熟练技术工至少需一至两年时间,等一至两年掌握了一定技术技能,他们则成了其他企业追逐的对象,工价倍增。面对企业用工量逐渐增大,劳务市场供不应求,大部分小微型企业开出的薪酬条件无法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企业相比,这些小微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熟练技术工也已远走他乡或另谋高就。小微企业只能从头再来,重复着为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永无止境的培养熟练工人的工作。二是普通工人用工市场激烈竞争。近年来,各类劳务公司宣传手段花样繁杂,为外出务工者包乘飞机、戴红花、统一专车接送,增加外出务工者的透感力。加之外出务工者抱有开拓眼界,外出闯荡的目的,在与本地薪酬同等的情况下也往往选择外出务工,本地普通工人严重外流,致使小微企业用工严重紧缺。三是企业就近用工也是时断时续。由于熟练技术工和年富力强的劳动力被持续不断的输送外出,一些企业用工只能选择在就近的乡村招工,但留守在乡村的劳动力多是年长者。在农闲期间能勉强维持企业用工,但到了农忙时节,企业用工就无法保证,有时只得停工停产。

2、成本大幅上涨严重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一是用工成本上涨。我市普通工人用工基础工资在1500元以上,外加各类补贴、提成、奖金,一个普通工人月薪成本往往在2000元以上。中级熟练技术工人大都在3000――5000元。而且要随着用工季节变化,工资还得上浮。二是能源成本上涨。我市小微生产性企业多数是能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环境影响,能源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如张掖市奥林贝尔生物科技公司,2011年能源成本就上涨了12%。三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从2008年以来,我市小微企业原材料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年平均上涨达30%以上。四是市场利润空间严重萎缩。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一些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如我市脱水蔬菜出口企业,一方面受国外订单价格下降影响,而且受汇率变化、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利润空间严重挤压,利润大幅减少,企业发展较为困难。

3、融资问题一直是小微型企业做精做强的心病。一是直接获得国有银行贷款难。小微企业自有资金少,流动资金紧张,融资不畅一直困扰着中小微型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国家接连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贷款政策,极大地优化了小微型企业发展环境。但受企业规模和抵押物缺乏等因素的限制,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的风险成本和信用成本较一般中小企业更高。同时,对于小微型企业来说,银行贷款数量较少,且程序繁琐、申请时间长,与小微型企业资金需求“快、急、频”相矛盾。二是融资成本较高问题是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家自2010年以来,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利率,年贷款利率提高了1.25%,小微企业利率上浮比例由原来的20-30上调到40-50%。一些银行为降低自身风险,往往在给小微企业贷款时,要求通过担保机构或中介组织。由于产生的保险费率、担保费率以及借此搭车的理财产品等,小微企业贷款年利率基本综合计算都在15%左右,成本与民间直接借贷不分伯仲。三是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民间借贷符合小微企业的“快、急、频”要求,更有利于企业的日常周转,从调查了解得知,我市大部分企业多是从亲朋好友处借贷。但由于民间借贷较高的利率,而且民间借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于借贷双方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

4、小微型企业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目前我市小微型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仍然依靠大量资金投入,与集约型增长方式和目标差距较大,组织和产业结构有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还有企业之间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分工协作不细、盲目从众的问题。在协作配套生产、服务业等可以发挥特色的领域,小微型企业发展不足。如张掖市钧方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负责生产建筑用空心砖企业,年生产20万立方米,根据我市年建筑面积预算,全市只需类似产能的厂家2个就可以达到市场饱和状态。但由于近年受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影响,企业盲目跟从,先后短短的几年,新上投资年产能空心砖10万立方米以上的厂子就有4个,目前,不同产能的厂子共有9个,产能严重过剩。为抢占市场,相互挤压,致使这个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三)企业自身素质制约长足发展

    1、企业管理制度滞后。长期以来,小微型企业多实行家族式管理,采取人治大于法制的模式,削弱了科学管理和制度力度。财产权力集中于少数家族成员中,企业的重大决策都是都由老板一人或几人决定,往往外来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形同虚设,或只有提议权,没有决策权。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导致出现财务不规范、工人权益保障等多种问题。同时,家族式企业担心外来管理人员和外来资本的介入会稀释家族成员的控制力,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以后,承担的压力与风险也在加大,必要的时候是一定要资本助力来让企业走出困局或质变与腾飞,否则,不进则退,指望安稳的过自己的日子,结果就可能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2、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小微企业创业初期,多为家族式或者合伙投资经营的模式,在创业初期凭借集体智慧和敢闯敢拼精神打拼出一片天地。在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后,需要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方向,逐步将企业走向正规之际,当初的共同投资人由于能力素质高低有别,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时态度不同,多人合作经营企业容易因争夺个人利益而产生冲突,导致企业难以为继,大多数最终各自为战,最后就是在自己曾经熟悉的行业上呈现出规模不等大小不一的小微企业。

3、缺乏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小微企业自身资金严重紧缺,多注重眼前利益,不愿意将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技术创新上面。据对部分小微型企业调查分析,九成多被调查企业在2011年没有技术创新。可以看出,小微型企业对技术设备等凸显实力的环节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在企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产品低水平重复构建现象严重。

四、工商联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思路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翘首以盼工商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发挥工商联“娘家人”的作用。通过调研,在客观分析我市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和面临的现实难题和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诉求的基础上,市工商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大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力度。

1、成立以商会为平台的融资担保机构。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担保机构(含分支机构)共有19家,注册资本达7.6亿元,数量和规模均位居全省第二。目前,我市担保业已累计为1470户客户提供了30.2亿元担保。缓解了部分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但是,现有担保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仍然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由于融资成本高,企业负担重等原因,融资问题仍是小微型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市工商联坚持服务为主线,充分发挥联系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广泛的优势,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熟经验,拟成立以张掖总商会为平台,会员企业投资入股为载体,与部分担保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合作共赢的融资平台。计划构建一个法人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融资自我服务、信用互助担保、担保抱团增信、业务相互协作的商会融资平台。

2、积极筹建成立小微企业产业行业聚集园。产业行业聚集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并减少污染,共享产业信息。集聚效应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品牌效应”,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某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如我市制种业企业全市共有67家,除中种集团和中储粮集团两家央企和高台县种子公司一家国企外,其余全部属于民营企业。全国玉米种植面积4.5亿亩,制种面积350万亩,产值10亿公斤。从1996年至今,张掖市制种种植面积120万亩,产能达4.5亿公斤,占全国的45%左右。张掖有全国制种种植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光热温度、海拔纬度、井河并灌、昼夜温差大、标准化生产技术优势,张掖制种种植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民增收、推动三产发展、带动土地流转等诸多社会效益,如果实现行业集聚,可将张掖制种品牌进一步打响做亮。再如,我市脱水蔬菜企业,全市共有34家,仅甘州区就有13家,如果实现产业行业聚集,便于形成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较好地实现资源整合。通过聚集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产品成本交易效率,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因此,市工商联将引导有意愿进入产业行业聚集园区的企业家,先行采取市场运作和政府鼓励的模式先期发展。同时,积极建议市委市政府采取控制零散的一般性项目供地,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区,迫使新办企业到集聚区落户。并加强政策吸引,对进入集聚区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保证建设用地,在固定资产折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项目立项、科技经费资助、引进人才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3、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职能作用。一是加强指导基层商会工作,逐步规范其健康有序发展。基层商会是工商联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工商联服务于民营企业、凝聚民营企业的重要依托,是工商联切实发挥政府助手作用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市共建立乡镇工商联分会52个,市场商会6个、异地商会5个、同业商会11个。但多数商会活动不正常,运行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市工商联通过开展商会学习观摩,建设规范运行的考评机制,进一步活跃基层商会工作,规范其健康有序发展,把更多的民营企业联系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下去,反映企业诉求和愿望,开展行业自律活动,保护行业利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商会以商招商的作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以商会为载体,主动加强对外联络,积极宣传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介张掖生态建设的发展项目,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为全市的招商引资作出积极的贡献。尤其突出加强异地商会的建设,通过异地商会,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让异地商会的企业家们充分利用乡情优势,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成功经历向家乡的亲戚朋友、本土企业老板宣传我市宽松的投资环境,能够使项目签约成功率大为增加,项目落地时间大为缩短,外来客商对项目的安全回报信心大为增强,使异地商会企业家成了我市地地道道的义务招商员,达到“一凤来栖,群凤相跟”的“群飞”效应。三是充分发挥商会活动的影响作用。全市各类商会都应坚持“在商言商、为商而谋”,紧紧围绕增强企业实力,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主动策划、组织举办各项大型招商活动,大力推介张掖、宣传张掖,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依托异地商会优势,举办不同类型的招商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招商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张掖的知名度,最终实现“外地客商一到张掖先找商会”的一种新趋势。

   4、强化小微企业学习培训。学习能力是企业家走向成功的翅膀。只有持久认真地学习专业和相关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具备较高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发现别人没有觉察到的无限商机。市工商联将根据省工商联提出的素质提升工程战略计划,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积极推进我市小微企业家的素质提升工程。一是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选送企业优秀管理人才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和河西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参加工商管理、现代企业家经理人等培训工作。积极争取推荐更多的小微企业管理人才参加培训。二是开展借力培训活动。主动寻求与相关部门合作,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维权工作。举办政策法规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小微企业家知识结构水平。借助专业培训机构和市工商联合作的方式,全面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强化与本地企业家的联系。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着力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本地企业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相互学习借鉴,整体推进,共同进步。四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学习培训方式。通过走出去多听、多看、多感受;多学习,多见识,多交流,大开眼界,拓宽思路,汲取营养。增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及同国内外企业的接触交流,为做大做强企业、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创造条件。



标签: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936-8225648

微信咨询
张掖市工商业联合会张掖总商会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